1.電拋光后,表面為什么會發現似未拋光的斑點或小塊?
原因分析:拋光前除油不徹底,表面尚附有油跡。解決方法:選用“云清牌 除油除蠟液”,1:10兌水使用,60-90℃條件下浸泡5-20分鐘。如長時間使用后應考慮更換新液。
2.拋光過后表面局部為什么有灰黑色斑塊存在?
原因分析:可能氧化皮未徹底除干凈。局部尚存在氧化皮。解決方法:加大清除氧化皮力度,可選用“云清牌 不銹鋼氧化皮清除液”,“不銹鋼氧化皮清除膏”等產品。因除銹除氧化皮產品較多,具體適用產品可咨詢威海云清化工開發院。
3.拋光后工件棱角處及尖端過腐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原因分析:棱角、尖端的部位電流過大,或電解液溫度過高,拋光時間過長,導致過度溶解。解決方法:調整電流密度或溶液溫度,或縮短時間。檢查電極位置,在棱角處設置屏蔽等。
4.為什么工件拋光后不光亮并呈灰暗色?
分析原因:可能電化學拋光溶液已不起作用,或作用不明顯。解決方法:檢查電解拋光液是否使用時間過長,質量下降,或溶液成分比例失調。
5.工件拋光后表面有白色的條紋是怎么回事?
原因分析:溶液相對密度太大,液體太稠,相對密度大于1.82。解決方法:增大溶液的攪拌程度,如果溶液相對密度太大,用水稀釋至1.72。在90~100℃條件下并加熱一小時。
6.為什么拋光后表面有陰陽面,及局部無光澤的現象?
原因分析:工件放置的位置沒有與陰極對正,或工件互相有屏蔽。解決方法:將工件進行適當的調整,使工件與陰極的位置適當,使電力分布合理。
7.拋光后工件表面平整光潔,但有些點或塊不夠光亮,或出現垂直狀不亮條紋,一般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原因分析:可能是拋光后期工件表面上產生的氣泡未能及時脫離并附在表面或表面有氣流線路。解決方法:提高電流密度,使析氣量加大以便氣泡脫附,或提高溶液的攪拌速度,增加溶液的流動。
8.零件和掛具接觸點無光澤并有褐色斑點,表面其余部分都光亮是什么原因?
原因分析:可能是零件與掛具的接觸不良,造成電流分布不均,或零件與掛具接觸點少。解決方法:擦亮掛具接觸點,使導電良好,或增大零件與掛具的接觸點面積。
9.同一槽拋光的零件有的光亮,有的不亮,或者局部不亮。
原因分析:同槽拋光工件太多,致使電流分布不均勻,或者是工件之間互相重疊,屏蔽。解決方法:減少同槽拋光工件的數量,或者注意工件的擺放位置。
10.為什么拋光零件凹入部位和零件與掛具接觸點接觸附近有銀白色斑點?
原因分析:可能是零件的凹入部位被零件本身或掛具屏蔽了。解決方法:適當改變零件位置,使凹入部位能得到電力線或縮小電極之間距離或提高電流密度。
11.已嚴格按照工藝規范操作,為什么拋光后零件表面有或多或少的過腐蝕現象?
原因分析:是否溶液溫度過高或電流密度太大,如果溶液配制沒有問題,又嚴格操作,則可能是拋光前的處理問題。解決方法:嚴格執行電化學拋光前處理的操作,在酸洗過程中避免過腐蝕。不要把清洗水留在零件表面,帶進拋光槽。
12.“云清牌不銹鋼通用電解液”為什么使用一段時間會出現泡沫?
原因分析:工件表面未除油,一些油污浮在電解液表面,對操作帶來了困難。解決方法:已經出現此情況的,建議將表面的油污撈出,未出現的建議在拋光前進行除油。
13.電化學拋光液內硫酸與磷酸之間有什么關系?
原因分析:硫酸較多,拋光速度過快,對金屬基體可加快腐蝕,磷酸較多,可在工件表面吸附一種黏膜,亮度下降,拋光速度變慢。當然也不排除其他因素。解決方法:調整硫酸磷酸合適比例。也可以選擇“云清各種無鉻電解添加劑”配方。
14.工件拋光后表面無光澤,在淺黃色底子上有白色斑點,一般什么原因引起的?
原因分析:可能是電解拋光溶液中鉻酐含量過高,甚至超過1.5%。解決方法:鉻離子屬于重金屬離子,對人體有致癌作用,污染環境,可選用無鉻拋光液。推薦使用“云清牌不銹鋼通用電解液”。
15.電解液成本核算主要是哪些?
主要是電費、電解液、整流器、電解槽、極板、銅棒、加熱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