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及鋁合金的電化學氧化
將鋁及鋁合金置于適當的電解液中作為陽極電解處理,稱為陽極氧化。鋁及鋁合金陽極氧化膜層厚度可達幾十至幾百微米,其耐蝕性、耐磨性及裝飾性等比原金屬或合金有明顯的提高。采用不同的電解液和工藝條件,可獲得不同性能的氧化膜層。
表1鋁及鋁合金的化學氧化工藝
注:配方l適用于純鋁及鋁錳、鋁鎂等合金,但不適合含銅量高于4%的鋁合金,膜0.5~1μm;
配方2適用于含銅的鋁合金,但不適合含鎂量高于5%的鋁合金;
配方3適用于大多數鋁合金,也適用于硬鋁合金;
配方4膜呈無色至帶黃綠的灰藍色,厚0.5~5μm,致密,硬度及耐蝕性高,需封閉處理,適于各種鋁及鋁合金;
配方5膜薄,呈無色至彩虹色,適用于處理后需變形的零件,也適合鋁鑄件,不需封閉處理;
配方6制取鉻酸鹽膜轉化工藝,適用于轉化膜后需涂裝處理的鋁薄板卷材。
鋁及鋁合金陽極氧化膜形成機理
鋁及鋁合金陽極氧化的電解液一般為具有中等溶解能力的酸性溶液,如硫酸、草酸等。將鋁件作為陽極,鉛板作為陰極,通以直流電,電極反應為水的放電,生成初生態原子氧[O]。由于[O]具有很強的氧化能力,在強大的外電場力作用下,會從電解液/金屬界面上向內擴散,與鋁作用形成氧化物并放出大量的熱。反應多余的氧則在陽極以氣體狀態析出。由于在酸性溶液中氧化膜的生成和溶解是同時進行的,只有當膜的生成速度大于膜的溶解速度時,膜才不斷增厚。其形成過程可利用陽極氧化測得的電壓一時間曲線進行分析,如圖1所示。整個陽極氧化的電壓一時間曲線大致可以分為三段。
①第一段:無孔層形成通電開始的幾至十幾秒時間內,電壓隨時間急劇上升至最大值,該值稱為臨界電壓(或形成電壓)。說明在陽極上形成了連續的、無孔的薄膜層(阻擋層)。
圖1陽極氧化特征曲線
此膜具有較高的電阻,因此隨著膜層的加厚,電阻加大,槽電壓急劇直線上升。無孔層的出現阻礙了膜層的繼續加厚,其厚度與形成電壓成正比,與氧化膜在電解液中的溶解速度成反比。在普通硫酸陽極氧化時,采用13~18V槽電壓,則無孔層厚度約為0.01~0.015μm。該段的特點是氧化膜的生成速度遠大于溶解速度。臨界電壓受電解液溫度的影響很大,溫度高,電解液對膜層的溶解作用強,無孔層薄,臨界電壓較低。
②第二段:膜孔的出現陽極電位達到最高值以后,開始下降,其下降幅度為最大值的10%~l5%。這是由于電解液對膜層的溶解作用,使氧化膜最薄的局部產生孔穴,電阻下降,電壓也隨之下降。氧化膜有了孔隙之后,電化學反應可繼續進行,氧化膜繼續生長。
③第三段:多孔層的增厚此段的特征是氧化時間大約20s后,電壓開始趨于平穩。此時,阻擋層生成速度與溶解速度達到平衡,其厚度保持不變,但氧化反應并未停止,氧化膜的生成與溶解仍在每個孔穴的底部繼續進行,使孔穴底部向金屬內部移動,隨著時間的延長,孔穴加深形成孔隙和孔壁。由于孔隙內電解液的存在,導電離子便可在此暢通無阻,因此在多孔層的建立過程中,電阻值的變化并不大,電壓也就無明顯的變化,反映在特性曲線上是平穩段。多孔層的厚度取決于工藝條件,主要因素為溫度。在陽極氧化過程中,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使溶液溫度不斷提高,對膜層的腐蝕作用也隨之加大,不僅孔底,也使孔口處膜層及外表面膜層的腐蝕速度加大,因此多孔層厚度增長變慢。當孔口膜層的腐蝕速度與孔底處的成膜速度相等時,多孔層的厚度就不會再繼續增加,該平衡到來的時間越長,則氧化膜越厚。在氧化膜的生長過程中,電滲起著重要的作用,使電解液在膜孔內不斷循環更新。
圖2電滲流過程示意
電滲產生的原因可解釋為:在電解液中水化了的氧化膜表面帶負電荷,而在其周圍的溶液中緊貼著帶正電荷的離子(如由于氧化膜的溶解而存在大量的Al3+,因電位差的影響,帶電質點相對于固體壁發生電滲作用,即貼近孔壁帶正電荷的液層向孔外部流動,而外部新鮮的電解液沿孔的中心軸流入孔內,促使孔內的電解液不斷更新,從而使孔加深擴大,如圖2所示,沉積不同。
鋁及鋁合金陽極氧化工藝
鋁及鋁合金的陽極氧化工藝過程可分為:表面前處理、陽極氧化、著色處理(非裝飾性制品可不進行著色)及封閉處理。
(1)硫酸陽極氧化工藝
普通硫酸陽極氧化可獲得厚度為5~20μm、吸附性較好的膜層,該法的槽電壓低、維護方便,節約能源、成本較低,允許雜質含量范圍較寬。它主要用于鋁件的防護和裝飾,但不適用于孔大的鑄鋁件、點焊和鉚接組合件。常用的有直流電解和交流電解兩種工藝,直流法采用硫酸100~200gL,陽極電流密度為0.8~1.5A/dm2,溫度為l5~25℃,電壓l0~25V,時間20~40min;交流法采用硫酸l0%~20%,陽極電流密度為1~3A/dm2,溫度為20℃,電壓20~50V,時間20~40min。
(2)硬質陽極氧化
硬質陽極氧化又稱厚層陽極氧化,氧化膜的厚度可達250μm。膜層具有硬度大、耐磨、絕緣、耐熱、耐蝕等特點。表2列出硬質氧化膜與普通氧化膜特征比較。獲得硬質陽極氧化膜可采用的電解液很多,常用的有硫酸、草酸、丙二酸、蘋果酸、磺基水楊酸等。常用直流電源,還可采用交流、直流疊加及各種脈沖電流。為了得到硬度高、膜層厚的氧化膜,在氧化過程中采用壓縮空氣攪拌及較低的溫度,一般保持在一5~+10℃范圍內。表3列出硬質陽極氧化工藝規范。
表2硬質氧化膜與普通氧化膜特征比較
表3硬質陽極氧化工藝規范
對于硫酸硬質氧化工藝來說,硫酸的濃度對氧化過程影響極大,當硫酸的濃度較高時,氧化膜的生長速度慢,氧化膜硬度有所降低,孔隙度大。但濃度較低時,槽液壽命短,零件易被燒壞。為了增加氧化膜的厚度,添加一定量的草酸效果較好,且溶液中不應有氯離子和鎢鹽、鎂鹽。溫度和電流密度是影響氧化膜質量的重要因素。溫度上升,膜的厚度下降,溫度還應根據不同的合金來定。若電流密度太小,氧化膜生成速度緩慢,但過高時溫度升高快,使零件產生“腐蝕”而“燒損”。硬質氧化的始末電壓與時間對氧化膜質量也有很大影響,應根據鋁合金成分來確定。對于含銅小于2.5%的鋁合金,開始電壓為5~7V,不應大于10V;對于含銅大于2.5%又含錳的合金,開始電壓為20~24V,終了電壓根據所需電流密度而定。
(3)鉻酸陽極氧化
鉻酸陽極氧化膜層較薄,大致在2~5μm,膜層較軟有彈性,抗蝕性不如硫酸陽極氧化膜,不透明,顏色由灰白至深灰色,不易著色。孔隙少,不用封閉處理。此種氧化膜適用于精密零件,很少作裝飾用。膜層與有機材料結合力好,可作為良好的涂裝底層,并廣泛用于橡膠粘接件與蜂窩結構的面板,多用于航空與航天工業。電解液組成及工藝條件為鉻酐50~100gL,溫度35℃±2℃,槽電壓0~50V,時間30~60min,陽極電流密度(平均)0.3~0.5A/m2,對于含銅高的鋁合金,溫度可降至25~30℃,電壓0~40V。
(4)草酸陽極氧化
草酸陽極氧化工藝能得到硬度較高和較厚的黃色氧化膜層,厚度可達60μm。不用染色就能得到不同的色彩。當鋁合金成分不同時,膜層色彩可由銀白至棕色。但膜層著色困難,耐蝕性不強,成本較高,電解液有毒,并且不夠穩定。目前,此種工藝主要用于電氣絕緣層和日用表面裝飾,常用電解液及工藝為草酸3%~l0%,溫度20~35℃,電壓40~60V,陽極電流密度1.0~2.0A/dm2,時間40~60min。
(5)磷酸陽極氧化
鋁及鋁合金在稀酸溶液中進行陽極氧化處理,能得到大孔徑的膜層,并可以作為金屬電沉積的底層。鋁合金成分的變化對氧化膜質量有很大的影響。常用電解液及工藝為磷酸3%~20%,溫度30~35℃,電壓50~60V,時間15~30min。如果零件是為電鍍做準備,應注意陽極氧化膜在電鍍前不要干燥,磷酸處理后,要清洗干凈,否則會影響結合力,并需采用適當的冷卻和攪拌方法,使電解液溫度不能超過40℃。
(6)其他陽極氧化
經磷酸溶液陽極氧化的鋁合金,與電鍍層的結合力良好;鋁合金在含少量硼砂或氨水的硼酸溶液中陽極氧化,可獲得電絕緣性優異的氧化膜;在鉻酸、草酸、硼酸的混合液或草酸、檸檬酸的混合液,硼酸和草酸鈦鹽的混合液中陽極氧化后,鋁合金可獲得仿釉效果的所謂瓷質陽極氧化膜。靠稀有金屬(如鈦、釷、锫等)鹽類的水解作用沉積在氧化膜孔隙中的氧化膜質量好,硬度高,可保持零件的高精度和表面低粗糙度,但價格較貴,使用周期較短。混酸的瓷質陽極氧化工藝,適用于純鋁或含銅、鎂較低的鋁合金,膜層為銀灰色、半透明,可以染色,類似聚氯乙烯塑料的外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