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絮凝法處理廢水是利用鋁或鐵陽極溶出,原位生成高活性的多形態聚鋁或聚鐵絮凝劑,將水體中污染物微粒聚集成團并沉降或氣浮分離的除污工藝。
電絮凝法具有效率高、泥量小并易于固液分離、無需外加藥劑、二次污染少、操控和設備維護簡單、易于自動控制和最終出水中總溶固(TDS)小等優勢,現已逐漸成為處理重金屬、氟離子以及染料等無機、有機廢水的有效方法。
電絮凝技術的歷史久遠,1889年倫敦首先建成電絮凝法處理海水與電解廢液的車間。1906年,電絮凝技術首先被德國人A.E.Dietrich在美國申請專利,并用于船艙污水的處理。由于早期電絮凝技術水平低、能耗高、處理廢種類少,因此在以后很長的時間內未得到廣泛應用。近年來,隨著工業廢水類型的日益復雜和對小型高效廢水處理集成設備的需求增加,電絮凝技術逐漸成為研究熱點,其中對電絮凝劑原位生成及其絮凝機理的深入解析,各種因素對絮凝效率及電極極化和鈍化的影響機制,電絮凝法對更多類型廢水處理的嘗試,以及電絮凝技術耦合電氣浮等物化工藝提高整體處理效率等是該領域主要的研究方向。
電絮凝技術處理廢水的原理
電絮凝法是將絡合吸附與氧化還原、酸堿中和、氣浮分離結合起來的廢水處理工藝。電絮凝機理表明,帶正電的絮凝劑與污染物顆粒通過靜電引絡合聚成團,生成可沉降的絮凝體而去除。有機分子可通過陽極氧化分解成小分子而易于被絮凝劑吸附、染料和溶解態的金屬離子則可通過陰極的電還原沉積作用與水體分離。廢水呈堿性時,陽極溶出產生的金屬離子經水解和絡合作用消耗了廢水中過多的OH-,使PH下降;而對于酸性廢水,金屬氫氧化物和陰極電解水產生的OH-能消耗廢水中H+,使PH上升,因而,電絮凝有中和酸堿的作用。另外,當處理含油廢水等形成的絮體微輕、難沉降時,還可利用陰極析氫或耦合后續電氣浮工藝,由電解水產生的O2和H2(直徑不超過60μm,遠小于加壓氣泡粒徑)在上浮過程中將微輕絮體帶至水面達到分離目的,而該過程無需外投PAM等試劑和處理絮凝污泥。電氣浮還兼具一定電氧化去除COD的功能。
電絮凝法工藝的優點
電絮凝法應用廣泛,有其他工藝所不能比擬的特點。在污水再生領域,與通常的混凝法相比有很多優點:
1、在廢水處理過程中,可省去投加任何化學混凝劑,給廢水回用創造了條件。
2、投加混凝劑(AL2(SO4)3、FeCl3等),會使被處理的水中增加額外的陰離子如(SO42-、Cl-),也會將其中所挾帶的重金屬等雜質帶入水中,造成二次污染。而電解法生成的Fe2+等是單質;成分比較單純,沒有陰離子,也沒有雜質,混凝效果高于傳統混凝劑的15倍,氧化效果高于傳統混凝劑的5倍,還原效果高于傳統混凝劑的5倍。
3、電解反應器所形成的電場,使水中懸浮粒子的雙電層改變,出現正、負電荷在顆粒一側的狀態,使顆粒間由原來的相互排斥變為吸引、聚結。
4、電解反應中生成的O2及H2氣泡,可以作為氣浮的微小氣泡,吸附輕質懸浮顆粒或憎水性物質,使之從水中分離出來。
5、電絮凝法工藝中,可以通過去除水中的懸浮物和滅菌的效果,這樣的消毒方法,可以使處理水的保存時間更加持久。
生物處理法是常用的污水回用技術,而電絮凝法是新型處理技術,電絮凝法水處理技術與生物法相比較優點在于:
1、電解過程產生的OH自由基無選擇地直接與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反應,將其降解為二氧化碳、水和簡單有機物,沒有產生二次污染;
2、高壓脈沖電絮凝使用高電壓低電流方式,能量效率高;
3、經過調節PH后的廢水進入電凝機,產生電化學反應,去除廢水中的COD、BOD、色團、化學鍵、以及油水分離、滅菌等效果。鐵離子及O、H微氣泡的混凝浮除等功能。
4、電絮凝后的出水進入快混池、慢混池,在快混池中調節PH值到8-10,視不同水質調整需要的PH值。在慢混池中加入高分子絮凝劑,產生穩定的絮花團后進入沉淀池。
5、快慢混后的水在沉淀池中進行固液分離,上清水溢流至過濾進水池。池底沉淀污泥定時排出到污泥濃縮池,經板框壓濾機固化分離,干污泥暫存在污泥儲存斗,以備運棄處理或做為其它用途的原料。
6、過濾進水池中的水經過過濾系統進一步去除微小顆粒以及殘余的雜質,以過到國家排放標準。
7、過濾后的清水進入清水池排放或回用。
另外,清水池中的清水也可以經過中水回用系統的深度處理,作為凈水回用至現場用水點。